A.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方向 | |
B. |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 |
C. |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 |
D. | 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共同进化指的是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错误;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不变,没有发生进化,C错误;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由于地理隔离,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内容很丰富,但知识点不难,只要耐心细致就能做对.还要注意,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适者生存 | B. | 自然选择 | C. | 定向变异 | D. | 滥用抗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 |
B. | 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
C. | 高尔基体膜可转变为细胞膜 | |
D. |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 |
B. | 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 |
C. |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 | |
D. | 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 | |
B. | Xb与X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
C. | 该果蝇产生的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概率是$\frac{1}{2}$ | |
D. | 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AXb、aXb、AY、aY四种精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A~H
B.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象
C.图乙中与2号染色体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是3号染色体
D.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