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不可在细胞核中消耗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游泳运动员孙杨骨骼肌细胞中的ATP含量明显高于同龄的健康男子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分析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细胞呼吸,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供给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生命活动对ATP的大量需求.
2、ATP合成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合成的ATP用于主动运输等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 解:A、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可以进入细胞核中,被细胞核内的生命活动利用,A错误;
B、机体在睡眠状态也消耗ATP,B错误;
C、游泳运动员孙杨骨骼肌细胞中的ATP含量与健康男子的含量大体相同,只是转化速率较快,C错误;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此时ATP来自细胞呼吸,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要求考生理解和识记ATP的利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等知识点,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是相邻的两个神经元,据图回答:
(1)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其结构如图中方框内所示,神经元[A]轴突的末端膨大成[B]突触小体,它的顶端[C]叫做突触前膜.[C]与[D]之间的[E]部位叫突触间隙.[a]突触小泡能释放递质进入[E],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2)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Na离子内?(内或外)流,因而与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使兴奋得以传导.
(3)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该过程的具体发生部位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以点表示).
(3)新疆哈密瓜比其他地区的哈密瓜甜,请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此现象: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气温低,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相对较低(1分),最终积累的有机物较多,因此比较甜
(4)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当在6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②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司时,1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5.5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5)如图表示A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

则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 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质量相同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变化量O2相对浓度(%)
01235710152025
O2吸收量(mol)00.10.20.30.350.460.60.70.81
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1
A.O2浓度为2%时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果肉在O2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 mol
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浓度为5%
D.O2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人用酵母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是1:1.
(2)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细胞结构的主要差别是无核膜包被的成型细胞核.
(3)密封发酵阶段,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的方式是异养厌氧型.
(4)此时酵母菌若分解360克葡萄糖,则可生成4摩尔的乙醇.
(5)当这一密闭的培养液中的乙醇达到一定量后,CO2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葡萄糖被分解完,酵母菌被酒精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酸只含有C、H、O、N元素
B.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C.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在番茄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表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为促使图中②、③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要快速培养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植物组织培养.为获得这种番茄的脱毒苗,应用其茎尖进行培养.
(3)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结构进行特定的改变,从而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关键的操作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
(4)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结构)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外国语高一下期末考试理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甲、乙示意图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丙图表示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请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过程进行的时期是细胞 ,该过程的特点是

,进行的场所主要在

(2)因DNA分子具有独特的 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作保障,甲过程一般能准确进行,但也可能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差错,导致 ,产生新基因。

(3)乙图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是

(4)真核生物体内能进行丙图中的 过程(填图中序号)。发生d、e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5)d过程需要 酶。c过程在 中进行,生成多肽过程中单体的结合方式叫 ,参与的tRNA最多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基因用A、a表示)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Ⅲ-2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frac{5}{8}$.
(3)Ⅱ-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