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数量(只) | 实验开始时(mmol/L) | 四周后(mmol/L) |
10 | 3.85 | 3.94 | |
10 | 18.62 | 10.12 | |
10 | 19.46 | 19.00 |
分析 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3、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要注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
解答 解:(1)兴奋传到时,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细胞产生反应.从图上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从图中可知,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也能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4)②实验步骤:
b.分组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
c.实验中需要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所以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
③实验结果:
根据提高和题表分析,甲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乙组作为丙组的对照组,结果血糖应该变化不大,丙组为实验组,血糖应该明显降低.所以,“组别”栏从上到下依次是甲、丙、乙.
④实验结论:
根据题表可知,结论为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显著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神经--体液
(2)蛋白质、脂肪、糖原
(3)抗体1 自身免疫
(4)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 等量蒸馏水
甲、丙、乙 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点评 本题结合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图解,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具备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 |
B. | ⑥区域的溶解氧主要决定于该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密度 | |
C. | 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 |
D. | 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逆转录合成DNA时消耗人体细胞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 |
B. | HIV的蛋白质外壳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上直接进行复制 | |
C. | 侵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HIV不能合成蛋白质,也无法增殖 | |
D. | 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外壳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
B. | 就食性而言,杂事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植食性或肉食性的鸟类 | |
C. |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D. | 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如果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会使实验所得数比实际值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感染者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 |
B. | 寨卡病毒的结构说明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 |
C. | 寨卡病毒只激活人体的T细胞,引起机体细胞免疫 | |
D. | 被寨卡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将被裂解而发生细胞坏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含有的色素不完全相同 | |
B. |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钙时,需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参与 | |
C. | 玉米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 |
D. |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