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B、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
C、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
B、丙酮酸→酒精的阶段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
C、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ATP中 |
D、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酶只分布线粒体基质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a点时叶肉细胞生理活动只受温度影响 |
B、b点时绿色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纯天然谷物食品,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尽可放心食用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防止大气中CO2增长过快 |
C、发霉的、熏制的、烤焦的及高脂肪的食品,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 |
D、运动时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
D、1号、2号的结果差异是因加热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
C、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 |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
B、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
C、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
D、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