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高等动物细胞含有的糖类是(  )
A.纤维素B.淀粉C.蔗糖D.肝糖原

分析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解答 解:A、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A错误;
B、淀粉为植物多糖,为储能物质,B错误;
C、蔗糖为植物二糖,C错误;
D、肝糖原为动物多糖,是储能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配置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琼脂.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和透明圈.
③将接种针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液体(填“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用涂布分离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浅色范围大或较大透明圈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裂、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第一次选择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机体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第二次选择保留下来B淋巴细胞的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完成分化并发育成熟
B.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机体自身抗原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D.未被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将发生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巨噬细胞才能呈递抗原-MHC复合体
B.辅助性T淋巴细胞必须依赖自身MHC分子识别呈递的抗原
C.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有蛋白质类抗原与膜抗体结合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抗虫稻是一种被导入了bt毒蛋白的转基因稻,图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基因组文库大于(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B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A、C过程中可以(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平末端,后者需用T4(E•coil/T4) DNA连接酶通过催化磷酸二酯键使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翻译,可能需要用带标记的目的基因做探针来检测是否转录出mRNA.
(3)抗虫水稻的培育还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得到完整植株,培育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可以选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全能性高(分裂能力强,全能性高).
(4)上述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5)稻蟹种养是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细胞遗传信息库是(  )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细胞核D.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不用于做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的是(  )
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D.细菌核区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Salla病(设基因为A、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病因之一是控制溶酶体膜上唾液酸转运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唾液酸转运蛋白的第39位精氨酸被半胱氨酸所替换,导致其转运活性丧失,使神经元溶酶体中充满唾液酸而膨胀,最终爆裂.请回答:
(1)唾液酸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需要3种RNA参与.出现Salla遗传病的原因之一是组成唾液酸转运蛋白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2)享廷顿病(设基因为B、b)也是一种单基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①Salla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Ⅱ1、Ⅱ2生下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frac{3}{16}$.
②请推测Ⅲ7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3)为预防此类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可采取的优生措施是产前诊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