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程序及其切割位点,图一、图二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若图二中目的基因D是人的α-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现在要培养乳汁中含α-抗胰蛋白酶的羊,科学家要将该基因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则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乳汁.
(2)限制酶SmaⅠ和限制酶XmaⅠ作用的不同点是切割位点不同.
(3)图二中的目的基因D需要同时使用限制酶MseⅠ和限制酶PstⅠ才能获取,而图一所示的质粒无相应的限制酶切位点.所以在用该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对质粒进行改造,构建新的限制酶切位点.试写出构建需要的限制酶切位点的过程(提供构建需要的所有条件):
①首先用EcoRⅠ酶处理质粒;
②然后用DNA聚合酶处理质粒,使被切开的质量末端链接上相应的脱氧核苷酸
③再运用DNA连接酶处理质粒,形成新的限制酶切位点,即可被限制酶MseⅠ识别.
(4)基因工程中的筛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如图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培养方法)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大肠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四环素、青霉素.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4和6菌落中的细菌.

分析 分析表格:限制酶Sma I的识别序列是CCCGGG,在C和G之间切割;限制酶Xma I的识别序列是CCCGGG,在第一个C和第二个C之间切割.
分析图一、图二:质粒只有EcoRⅠ酶和PstⅠ酶的识别位点,外源DNA分子含有MseⅠ酶、EcoRⅠ酶和PstⅠ酶识别位点,且切割获得目的基因需要MseⅠ酶和PstⅠ酶.
分析图三:质粒上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即四环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对质粒进行改造时,已将青霉素抗性基因破坏,所以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

解答 解:(1)若图二中目的基因D是人的α-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现在要培养乳汁中含α-抗胰蛋白酶的羊,科学家要将该基因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则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乳汁.
(2)限制酶SmaⅠ的识别序列是CCCGGG,在C和G之间切割;限制酶XmaⅠ的识别序列是CCCGGG,在第一个C和第二个C之间切割.由此可见,这两种酶的识别的序列相同,但切割位点不同.
(3)图中质粒只有EcoRⅠ酶和PstⅠ酶的识别位点,而切割目的基因需要MseⅠ酶和PstⅠ酶,所以需要对质粒进行改造,在质粒上构建新的限制酶切位点,即MseⅠ酶切位点.首先用EcoRⅠ酶处理质粒,然后用DNA聚合酶等处理质粒;再运用DNA连接酶处理质粒,从而形成新的限制酶切位点,即可被MseⅠ酶识别.
(4)由图可知,质粒上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即四环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对质粒进行改造时,已将青霉素抗性基因破坏,所以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所以图中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四环素和青霉素,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存,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的4和6菌落就是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
故答案为:
(1)受精卵
(2)切割位点不同
(3)EcoRⅠDNA聚合    MseⅠ
(4)四环素    青霉素    4、6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

(1)图中常用的是MS培养基.实验室一般使用保存的培养基母液来制备该培养基,配置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浓缩10倍,激素、维生素等有机物单独制成1mg/mL的母液,接种前,用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形成菌落,目的是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2)过程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苦荞体细胞能培养成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为探究激素对于过程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培养基中加入6-BA和2,4─D,灭菌后分别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实验编号浓度/mg•L-1诱导率%
2,4-D6-BA2,4-D6-BA2,4-D6-BA
1000500.16900.25
2235629110260
34657410011480
4640869312672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诱导率,诱导的最佳组合是0.1mg•L-16-BA和4mg•L-12,4-D.
(4)判断转基因苦荞培育是否成功,可比较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也可测定细胞中CHS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胚胎分割移植B.试管动物技术C.胚胎移植D.受精卵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常常添加的酶是碱性蛋白酶
B.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的去污效果比温水好
C.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D.洗衣粉中的酶主要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而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甲是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浸在适宜培养液中保持活性).在坐骨神经上(膜外)放置两个电极(b、c),并且将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静息时,电表上没有电位差.随后在坐骨神经一端(a)处给予一个刺激,电表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表明刺激坐骨神经时,会产生一个负电波,并且沿神经传导.

(1)在如图丙中画出b、c两点的负电波图形,并以虚线表示去极化过程,实线表示复极化过程.

(2)按图甲的方法并不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值,若要测定,该如何处理?将电极b接在膜内,c接在膜外;或者将b接在膜外,c接在膜内;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培养液中Na离子的浓度,则(1)题中的曲线将如何变化,请在如图丁中画出.(先画出(1)的曲线,在其边上画出改变浓度后的负电波,记为b1和c1,仍以虚线表示去极化过程,实线表示复极化过程.
(3)图乙神经纤维A处和B处的离子变化情况分别是什么?
A处钾离子外流;B处钠离子内流;
(4)图乙所示兴奋的传播方式称为什么传导;有什么特点:不衰减性;绝缘性;(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膜外侧所带正电位更高
B.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直接参与氨基酸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以胞吐方式迅速、大量地释放甘氨酸,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
B.细胞干重中C含量最多(达到55.99%),所以C是最基本的元素
C.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基本相同
D.沙漠中的骆驼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白纹伊蚊是传染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其可能的原因是(  )
A.原来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B.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杀虫剂造成白纹伊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D.白纹伊蚊身体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