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D.图4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分析 据图分析:
图1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图2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图4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者内吞外排.

解答 解: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正确;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正确;
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氧气,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C正确;
D、图4的曲线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识图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许多,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D.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耐药菌.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A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下淀粉酶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试剂实验
现象
1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清水2mL37℃左右碘液变蓝
2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0℃变蓝
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不变蓝
4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100℃变蓝
5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加2-3滴2%盐酸
的稀释唾液2mL
37℃左右变蓝
6蛋白质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无变化
(1)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3)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2号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体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之间,不会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a]类囊体薄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部位是B点以后.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和20-24.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588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左(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出大量C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般淡水的PH介于6.5~8.5.为了给水产养殖提供控制水华的参考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PH对普通小球藻(鱼类优良饵料)和鱼腥藻(主要的水华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见图.请分析回答:(注: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鱼腥藻的初始接种密度相同,整个培养过程的PH保持不变.)
(1)实验中设计PH范围在6.0~9.0,其主要依据是淡水的PH介于6.5~8.5.
(2)单独培养时,不同PH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和鱼腥藻的种群数量按“S”型增长;随PH增大,环境容纳量增加更显著的是鱼腥藻.
(3)共同培养时,小球藻与鱼腥藻之间形成的是竞争关系.
(4)已知多数淡水鱼生长的最适PH为7.0~8.5,根据本实验结果分析,水产养殖中水体PH应控制在7.0左右.
(5)如图是某水产养殖池塘中能量流动途径,其中有机碎屑主要是指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饲料被分解成的颗粒性有机物.
①摇蚊幼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填成分).
②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饲料中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
③小球藻固定的能量流入浮游动物后,除了图示流动方向外还有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物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
A.在制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
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