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图1是密闭容器,光合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容器内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浓度达到平衡,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图2中,t4点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最低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植物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由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t1~t5时段引起氧气释放速率变化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由于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在光下,根尖细胞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而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t2和t4,这两点都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t4时补充CO2,二氧化碳固定加快,三碳化合物的生成加快,短时间内其来路不变,最终导致叶绿体内C3的含量增加.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256÷192×180=240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由于图示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25℃,所以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降低.
故答案为:
(1)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叶绿素
(2)光合作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t2 增加
(4)240 降低
点评 本题考查矿质元素的吸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效应T细胞不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是与病毒密切接触 | |
B. | 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 |
C. | 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 |
D. | 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 |
B. | 植物因开花季节不同不能传粉 | |
C. | 动物因生活的地区不同而无法交配 | |
D. | 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线粒体基质产生→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外 | |
B. | RNA聚合酶(核内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 |
C. | 葡萄糖:细胞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
D. | 胰岛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乙二醇溶液处理,质壁分离后的植物细胞复原 | |
B.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
C.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 |
D. | 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 | 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 |
C.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
D. | 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平度市高考模拟试卷(二) 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