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l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l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
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的生命不起作用 |
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B.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
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 |
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在子代噬菌体中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杀死玉米田中双子叶植物杂草 |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B.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
C.50h后,30℃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和15℃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 |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