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
A.不正确,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
B.不正确,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有许多CO2产生,不影响呼吸的调节
C.正确,因为血液中应有适量的CO2作为调节呼吸作用的物质
D.正确,因为纯氧会使身体细胞的氧化作用太剧烈,而无法维持恒定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D.图中的结构A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无机盐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水宜生”保健杯可使饮用水呈弱碱性,长期使用可降低体液的酸度,改善体质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病原体,其作用对象是抗原,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不大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9.4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________。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______。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________。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9.4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