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据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②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③表示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图2中A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表示光补偿点,C表示光饱和点.
解答 解:(1)图1中,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由于干旱时期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植物的一片的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肉细胞,所以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此时光反应正常进行,但暗反应被抑制,所以该植物叶绿体中[H]含量有增多趋势.
(3)当图1中过程③没有发生时,表示光合速率等与呼吸速率,即光补偿点,相当于图2中的B点.
(4)升高环境温度5℃,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升高,光补偿点增大,B点会右移.
故答案为:
(1)线粒体内膜
(2)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植物叶片气孔关闭,从而影响CO2的进入 增多
(3)B
(4)向右移
点评 本题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即光合作用的曲线,意在让学生学会分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细胞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 |
B. | 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 |
C. | 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 |
D. | 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DNA、能量、酶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砒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对细胞中的核酸进行染色 | |
B. | 根据溴麝香草粉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快慢可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 |
C. | 经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后,可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 |
D. | 将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脂肪颗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渗透作用的过程中,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 | |
B. | 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 |
C. | 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
D. | 在休眠的细菌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 |
B. | 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 | |
C. | 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⑦ | B. | ②④⑥ | C. | ②③⑥ | D. | ①③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拟核外面没有核膜包被 | B. | 拟核主要是由一个环状DNA构成 | ||
C. | 拟核里面的DNA不构成染色体 | D. | 拟核DNA较特殊,是单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 |
B. |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 |
C. |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
D. | 依据细胞学说,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 B. | 由垂体释放进人血液 | ||
C. |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 D.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释放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