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由HIV(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B.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C. 感染HIV的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抗体检测来诊断
D. 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是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污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被改造成为果林、洼地被改造成为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进行。
(2)果林中有白蛾等趋光性害虫可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预测白蛾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预计在短时间内,老鼠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但其数量不会无限增长,最终种群数量将达到_______。
(4)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鱼塘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正确的是
A. 小白鼠吸入180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0
B. 用180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源于CO2
C. 要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可直接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定苹果白色果肉中含有葡萄糖或果糖等还原糖,是将其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证明还原糖存在的是
A. 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 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红色
C.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D. 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试剂进行鉴定,脂肪可用_________试剂进行鉴定。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___________试剂可以使RNA呈现红色。
(3)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的分布实验可以用___________试剂把线粒体染成__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生物变异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的方法获得生物新类型。以下哪种生物体内最有可能出现了作为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新基因( )
A. 抗虫棉 B. 三倍体无籽西瓜 C. 青霉素高产菌株 D. 中国荷斯坦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 细胞质基质 A B | 线粒体 C D | 酵母菌 E F |
葡萄糖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
氧气 |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淀粉水解不同阶段的产物与碘反应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定性观察不同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促进或抑制)。实验处理及结果记录于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 | 2 | 3 | 4 | |
底物 | 5ml淀粉溶液 | |||
条件 | 37℃温水浴 | |||
试剂 | ①_______ | 2mlNa2S04溶液 | ②________ | 2ml蒸馏水 |
2ml唾液淀粉酶 | ||||
现象 | 淡棕色 | 浅蓝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唾液淀粉酶是由唾液腺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参与该酶合成的无膜细胞器是________,分泌该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结论是: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请补充完善相关实验处理,在表中的①、②处填上对应的试剂(填“A”或“B”)。(A试剂:2mlCuS04溶液;B试剂:2mlNaCl溶液)
(3)本实验中设置2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