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实验.试验时,首先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定从病人身上获得的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取该致病菌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2)为了检测获得的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分别均匀地放置在四块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的结果为:含A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A抗生素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小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很可能此菌对D抗生素产生了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
(4)下面的甲图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作答:
①乙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中_____号试管、_____试管和_____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②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要分离出酵母菌的方法是培养基成分_____;要分离出硝化细菌的方法是培养基成分_____。
【答案】涂布 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 耐药性 A 3 2 1 加抗生素 不加有机碳源
【解析】
(1)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2)分析甲图:1号试管中的菌体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说明是好氧性硝化细菌;2号试管的菌体在培养液的均匀分布,说明是兼性厌氧性的酵母菌;3号试管的菌体集中在培养液的底层,说明是厌氧性的乳酸菌。
(1)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涂布法。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使其“均匀生长”的方法是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2)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透明圈的大小表示着此种抗生素抗菌的强弱。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该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耐药菌。
(3)根据(2)的分析,实验结果抗生素A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4)①乙图中a曲线,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减慢,说明是乳酸菌,对应于3号试管;b无氧时繁殖速度较慢,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增加,说明是酵母菌,对应于2号试管;c氧气浓度到一定程度,才能繁殖,说明是硝化细菌,对应于1号试管。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只有酵母菌能生长;硝化细菌为化能自养型的生物,可以合成有机物供自身利用,接种到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中,可分离出硝化细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将含未知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a和b放在切去尖端的幼苗两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幼苗向右弯曲生长,则说明左侧细胞分裂快
B.若幼苗向右弯曲生长,则说明a中生长素浓度比b高
C.若幼苗直立生长,则说明a和b生长素浓度相等
D.若幼苗不生长,则可能是a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液面a、b均持续上升②液面a先上升后下降③液面b先上升后下降④吸取甲烧杯中溶液滴加碘液,不变蓝⑤吸取乙烧杯中溶液滴加碘液,变蓝⑥吸取乙烧杯中溶液滴加班氏试剂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酵母菌细胞示意图,图二是某生物某部位细胞图,两图放大倍数不同。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k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e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是__________。
(2)形成图二结构x的主要物质来自(________)。从图二细胞特点来看,它可能是__________(营养、保护、分生、输导、上皮、分泌)组织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图二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图一中调节渗透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在面包生产中,影响酵母菌渗透压大小的主要是糖、盐这两种原料。当某种酵母配方中的糖量超过6%时,便会抑制发酵作用。为提高面包的甜度,又对渗透压影响较小,选择__________(5%葡萄糖溶液、5%蔗糖溶液)用于发酵为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表示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表示25℃时,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主要为过程②提供__________,形成物质d的能量和H+分别来源于(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过程④、⑤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二A、B两种植物,植物(________)较耐阴。
(4)给予A植物3klx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一昼夜中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mg。若A植物的呼吸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消耗的O2量)为0.9,在6.5klx光照强度下,它除了完全吸收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外,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_______mmol/m2·h。
(5)若B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30℃、25℃,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二中m点位置如何变化?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后残余酶在最适宜温度下测出的活性,即残余酶活性。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固定化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内流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图甲中,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___________内;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3)图甲中的Na+内流是指图乙中Na+___________(填“由A侧进入B侧”或“由B侧进入A侧”)。图乙中失活关闭状态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由图乙可知,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中b处的放大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 图甲中,当在d点施加某一刺激时,肌肉会收缩,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C. 图乙中③内物质的释放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图乙中当兴奋由①传导至④时,引起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将四倍体水稻的花药培育成试管苗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药需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B. 愈伤组织需经分裂和分化形成试管苗
C. c培养基中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 d中试管苗含2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