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单链DNA分子中,腺嘌呤的数量占22%,那么,胞嘧啶的数量占(  )
A.11%B.22%C.28%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甲表示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和温度对轮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相同的光照强度下,温度对轮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轮藻叶片等分为5组,测量其质量为m0,在不同的温度下暗处理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1,再光照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2,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15202530
m0/g117117118117119
m1/g115114114112113
m2/g116117121121119
(1)据图甲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当光照强度为P点时植物叶绿体中ATP移动的方向为由类囊体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2)不同温度下植物每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frac{m_{2}+m_{1}-m_{0}}{10}$(用m0、m1、m2表示).分析表格数据,在最有利于轮藻生长的温度条件下,轮藻每小时积蓄的有机物是0.4gg.
(3)结合图示和表格,该实验小组测量不同温度下轮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时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最好在Q(填“O”“P”或“Q”)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曲沃中学校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现有两只双杂合(两对基因均为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曲沃中学校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适当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临沂临沭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交配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0种

C.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是黑>银>乳白>白花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临沂临沭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自交和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

A.2/3 1/9 B.5/6 8/9

C.8/9 5/6 D.1/9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乐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设置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A.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只需设置0℃和100℃即可

C.探究Ca2+的吸收是否为主动运输,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绿叶红镶边的半发酵茶.①制作原理: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 ②制作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最关键的便是做青阶段,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叶缘细胞被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出现“绿叶红镶边”.请结合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填细胞结构)中,茶多酚氧化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细胞擦伤有利于茶多酚与茶多酚氧化酶的充分接触.
(2)在做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30~40℃范围内,其原理是茶多酚氧化酶在此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从而使茶叶边缘部分发生轻度氧化.
(3)在炒青过程中,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从而保持茶叶中部茶多酚不被氧化;从乌龙茶制作工艺和效果来推测70℃温度会导致部分(填“全部”或“部分”)叶绿素的破坏.
(4)某兴趣小组了解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原理之后,为探究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新鲜茶叶120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叶片数目相同;
②预设实验温度依次为30℃、32℃、34℃、36℃、38℃、40℃;
③将各组新鲜茶叶放入预设温度的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
④观察并统计茶叶变成红色比例.
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各个实验组之间互为对比(或对照)实验.该实验小组在保温l小时后观察发现,各实验组茶叶颜色均为绿色,并无差异.经讨论分析,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反应时间太短b、新鲜叶片未擦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