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的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 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达K

C. 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 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答案】D

【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分析题图: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

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A、猕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A正确;

B、由图可知,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其种群数还未达到环境容纳量,B正确;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C正确;

D、根据图中信息不能说明性别比例为11时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 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 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四个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丙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B.图中可称作三倍体的是乙、丙生物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原理与乙生物的类似

D.图甲~丁生物的基因型可依次对应:甲AAAaBBbb、乙AaBbCcc、丙AaaBbb、丁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胞处于减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

B. 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2对同源染色体

C.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Ⅰ时发生了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D. 若只考虑发生一种变异,则与甲细胞同期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北点地梅在1971-1975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975年时相比,1971年时该种群的生存阻力相对较小

B.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

C. 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D. 该种群成熟植株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能保持基本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是 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Ⅲ-2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第I代的______号。

3)若Ⅲ-1与Ⅲ-4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延迟栽培可使产品上市错开高峰期,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为解决延迟栽培中叶片的衰老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______参与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提高果实品质。

(2)为研究光质对葡萄叶片衰老的影响,科研人员从81日起开始对葡萄进行红光和蓝光补充光照处理,以未补光的作为对照,定期观察叶绿体的超微结构,924日结果如下图所示。与对照组相比,红光处理组出现的两个明显变化是______;蓝光处理组比对照组______(提前/滞后)表现出衰老特征。

注:S代表淀粉粒,L代表脂质球(脂质球的出现是叶片衰老的主要特征)

(3)叶绿素含量下降也是叶片衰老的显著特征,科研人员继续测定了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注:“—”代表叶片已脱落,未采样

据表可知,924日后,叶绿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补充红光组叶绿素含量始终______对照组,表明红光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比较补充蓝光组和对照组的叶绿素含量,表明蓝光______

(4)该实验从______水平研究了光质对葡萄叶片衰老的影响。综上所述,______可以有效解决延迟栽培中叶片的衰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处理下樟树植株最大光合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月份,去除凋落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樟树植株CO2固定速率相等

B. 6~7月份间最大光合速率波动变化比较大,这可能与去除根有关

C. 5月份,空白对照组樟树叶肉细胞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为10 μmolCO2·m-2·s-1

D. 6月份,去根加倍凋落物组最大光合速率增加最多,去根去除凋落物组降低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