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④⑤ B.②⑤ C.①④ D.①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细胞中表示出叶绿体,则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 | 若细胞中没有核膜、有核糖体,则一定为原核细胞结构图 | |
C. | 若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则一定为亚显微结构图 | |
D. | 若细胞中没有大液泡,则细胞一般不发生质壁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 | ![]() | ![]() | ![]() | |
A | DNA酶 | DNA连接酶 | 解旋酶 | DNA聚合酶 |
B | 限制酶 | DNA连接酶 | 解旋酶 | DNA聚合酶 |
C | DNA酶 | DNA连接酶 | 解旋酶 | RNA聚合酶 |
D | 限制酶 | DNA连接酶 | 解旋酶 | RNA聚合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共10分)IP10是人体某些细胞中表达的细胞因子,为探究IP10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有关研究。请分析回答:
(1)在机体抗肿瘤的过程中,特异性免疫和_____________均发挥一定作用,细胞免疫过程中主要的效应细胞是__________。
(2)获取IP1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导入乳腺肿瘤细胞,筛选成功表达IP10的细胞命名为IP10细胞,将IP10细胞、乳腺肿瘤细胞和导入空质粒的乳腺肿瘤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定期取样、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如图1,再将三种细胞分别接种于健康小鼠乳腺部位皮下,观察小鼠肿瘤生长状况,结果如图2。
①测定导入空质粒的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曲线的目的是:________ 。
②据图分析,导入IP10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________,对体内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作用。
(3)为进一步探究IP10对肿瘤免疫的作用机理,从前面接种了三种不同细胞的小鼠体内分离得到脾脏淋巴细胞和肿瘤内淋巴细胞,分别加下灭活的乳腺肿瘤细胞作为抗原,适宜条件下培养到54h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继续培养18h后,收获细胞并检测其放射性,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目的是:标记_________的细胞。
②对照组细胞的处理是:除不加入________ 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③实验结果说明:IP10能_________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D.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③和④ D.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已知控制水稻植株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 b,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见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基因的作用可说明基因可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控制BR受体合成的过程中,可发生的碱基配对情况有___________(注:模板链上的碱基在前)。
(2)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生长,形成正常植株,除此功能外,细胞膜还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
(3)科研人员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出3种纯合矮杆水稻,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间杂交,所得子代再继续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 | |
B. |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
C. | 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 | |
D. |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