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某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和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这两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培育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就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而言,该原理涉及的染色体的行为发生在F1代的减数分裂(臧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
(4)若不改变育种方法,要在较短年限内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植株,可将F2中选出的抗病矮茎植株自交后单株收获,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然后筛选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可得到稳定遗传品种,理论上,满足条件的株系占所有株系的比例为$\frac{1}{27}$.

分析 1、分析题文: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利用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2、诱变育种能大幅度改变育种进程,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成功率低;杂交育种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方法比较简单.

解答 解:(1)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3)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就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而言,该原理涉及的染色体的行为发生在F1代的减数分裂(臧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
(4)若不改变育种方法,要在较短年限内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植株,可将F2中选出的抗病矮茎植株自交后单株收获,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然后筛选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可得到稳定遗传品种.F2中抗病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R_D_E_(RR占$\frac{1}{3}$、Rr占$\frac{2}{3}$、DD占$\frac{1}{3}$、Dd占$\frac{2}{3}$、EE占$\frac{1}{3}$、Ee占$\frac{2}{3}$),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3}×\frac{1}{3}×\frac{1}{3}=\frac{1}{27}$,因此理论上,满足条件的株系占所有株系的比例为$\frac{1}{27}$.
故答案为:
(1)纯
(2)低频性     不定向性
(3)基因重组     F1减数分裂(臧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不发生性状分离         $\frac{1}{27}$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性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性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性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性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将某种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属于新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frac{1}{4}$
D.由⑦到⑨的过程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表是利用固定化a-淀粉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固定化酶柱长度(cm)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1
100.3
100.5
150.3
150.5
A.预期丙组流出液中产物的纯度可能最高
B.固定后的a-淀粉酶装入柱中后可以重复利用
C.各组实验中淀粉溶液的浓度、pH、温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D.流出液产物的纯度只与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的流速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7年4月,中国“蚊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脊热液区新发现27处“海底黑烟囱”.“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曾经认为是生命禁区的地方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海葵、海蟹、管虫、蠕虫及类似硝化细菌的硫化细菌、嗜热古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底黑烟囱”对于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有重要参考价值
B.“海底黑烟囱”处生存的生物$\frac{(A+T)}{(A+T)}$较陆地上多数生物要小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热能
D.“海底黑烟囱”的微生物体内可分离出与Taq类似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Ⅱ型糖尿病患者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即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并与肥胖高度相关.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对照组大鼠一直饲喂普通饲料,实验组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喂,制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模型,然后再将其分为模型组与模型运动组(即加强运动),经过6周训练后,各组体重、血糖指标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见表:
体重(g)瘦素(ng/ml)胰岛素(mlU/L)血糖(mmol/L)瘦素受体蛋白(OD)
对照组361.751.2813.615.060.48
模型组436.607.9533.577.490.10
模型运动组348.704.6225.695.770.28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则瘦素与胰岛素存在拮抗作用.分析表中数据,模型组中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体重并没有降低,影响其脂肪分解与转化的主要原因是(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的数量过少.
(2)依据表格数据,从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浓度的关系分析可将胰岛素抵抗特征描述为体内胰岛素浓度较高,但血糖仍然处于较高浓度.
(3)从表格中数据分析,运动可以缓解糖尿病的原因有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降低瘦素的浓度等两个方面.
(4)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的目的是研究饮食高糖高脂对体重、血糖指标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从上述实验的数据中,你针对糖尿病病人能提出哪些好的保健意见?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农科所对三种草莓品种进行实验,在晴天测定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变化如下.请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从日变化看,三个品种的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
(2)若在11:00时进行遮光处理,玛利亚的叶肉细胞内$\frac{{C}_{5}}{{C}_{3}}$的比值短时间内将会减少,中午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原因蒸腾失水过多,气孔大量关闭.
(3)上午10:00左右,美香沙与其他两类草莓胞间CO2的浓度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农作物的不同DNA(基因型)决定的,从而影响叶绿体中的色素、酶含量,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4)17:30左右不同品种草莓胞间CO2浓度的变化是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真核细胞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名称为RNA聚合酶,合成物质甲的原料是氨基酸,乙与丁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乙含脱氧核糖,丁含核糖(或乙、丁含的五碳糖不同).
(2)完成图1过程需要ATP、核糖核苷酸、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3)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形成的②③④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是(填“是”或“否”),原因是所用的信使RNA相同(或翻译模板相同).
(4)假如图1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000.
(5)图1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