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石油是唯一碳源.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5.7×107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

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分析图B:图B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涂布不均匀.

解答 解:(1)培养基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因此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石油是唯一碳源.
(2)图B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56+58+57)÷3÷0.1×1000×100=5.7×107个.
(4)步骤⑤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通过振荡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强的细菌.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灭菌      石油是唯一碳源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5.7×107
(4)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5)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识记无菌技术;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及其等位 基因.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bY、XBXBB.XbY、XBXbC.XBY、XbXbD.XBY、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C.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ATP-ADP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TP合成的能量来自于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
C.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肌肉内可储备大量的ATP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l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如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表: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第三个
字母
UCAG
A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灭冬酰胺
灭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1)图1中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图2中的Ⅱ过程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填写细胞结构的名称).
(3)若图2中发生的碱基改变将导致赖氨酸被另一种氨基酸X所替代.则据图分析,X是表中丝氨酸(填氨基酸名称)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对.
图2所示变异,除碱基对被替换外,此种变化还可能由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西宁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西宁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中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寒冷条件下,布氏田鼠褐色脂肪组织细胞有氧呼吸分解脂肪的调节过程如图(此时,线粒体内膜上[H]与O2正常结合形成水,但ATP合成受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④存在分级调节
B.过程②中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
C.布氏田鼠主要通过过程①②③快速地适应低温环境
D.该过程ATP合成受阻有助于布氏田鼠维待体温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