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
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临河区巴彦淖尔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
A. DNA B. tRNA C. 氨基酸 D. 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回答:
(1)将视野中的图像按有丝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是________。完成DNA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________。
(3)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视野的______方向移动。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你能否看到图像②慢慢地进入下一个分裂期?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促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酶活性、酶和底物的浓度
B.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条件下,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条件下,pH不同酶促反应速率一定不同
D.由于酶具有高效性,故底物加倍,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所需酶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底物和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位点是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
B.抑制剂1和抑制剂2都能抑制酶的活性
C.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减弱抑制剂1的抑制作用
D.抑制剂2会使酶不能与底物分子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至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可能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①②过程中都产[H]和ATP
C.③过程消耗ATP和[H]
D.④过程产生的C3为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高补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动物的毛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纯合黑毛(♀)和白毛(♂)杂交,F1雌性全为灰毛,雌性全为黑毛,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F2雌性中黑毛:灰毛=1:1,雄性中黑毛:白毛=1: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白毛是显性性状
B.雄性中不可能出现灰毛
C.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