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大肠杆菌有许多菌株,菌株A:met- bio- thr+ leu+ 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甲硫氨酸、生物素),菌株B:met+ bio+ thr- leu- 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科学家Lederberg和Tatum曾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1)菌株A和B混合培养几小时,把细菌细胞洗涤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若干野生型菌落,对此实验现象可作出三种假设:
①营养上发生了互补,即菌株A所需的met- bio-从菌株B泄漏得到,菌株B所需的thr- leu- thi-从菌株A泄漏得到.
②基因突变;
③不同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交换;
(2)为了证明上述假设①,有人设计了一种U型管(如图2),中间有过滤器隔开,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实验如下.请你补充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①在U型管中加入液体基本培养基;
②U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A、菌株B,培养几小时;
③将U型管两端的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分别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观察其数量和存活状态.
实验结果:没有任何新细菌或菌落产生.
实验结论:菌株A与菌株B不可能通过营养互补产生菌落
( 3)发现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对青霉素有抗性.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请补充组别2的相关信息.
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野生型菌株
1100μ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
22μg/mL青霉素生长正常
32μg/mL 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死亡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菌株A是met- bio-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菌株,菌株B是thr- leu- thi-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菌株.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菌株A和B混合培养长出野生型菌落的原因.营养缺陷型的菌株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存,需要添加相应的营养物质.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探究菌株A和B混合培养长出野生型菌落,可能的原因有:可能在营养上发生了互补,即菌株A所需的met- bio-从菌株B泄漏得到,菌株B所需的thr- leu- thi-从菌株A泄漏得到;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出现野生型;可能不同缺陷型的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交换而出现野生型.
(2)实验步骤:①根据题意U型管中间有过滤器隔开,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目的是隔开两种缺陷型的细菌,且培养液应该为基本培养基.
③混合培养后应该检测是否有野生型菌株出现,所以需要将U型管两端的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分别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观察其数量和存活状态.
 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新细菌或菌落产生,说明菌株A与菌株B不可能通过营养互补产生菌落.
(3)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因变量为野生型菌株生长情况.所以第2组培养基中的添加物是2μg/mL 青霉素,可以推测,实验结果是野生型菌株生长正常.
故答案为:
(1)②基因突变   ③不同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交换(发生细胞融合也可) 
(2)实验步骤:①液体基本培养基    ③洗涤    分别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    实验结果:没有任何新细菌或菌落产生 
(3)2μg/mL 青霉素  生长正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培养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冲取外,还可从已处死的雌鼠卵巢中获取.
(2)图中的高血压相关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质粒作为载体,二者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连接成重组载体,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限制酶切割位点有关.
(3)子代大鼠如果检测到体内有相关蛋白和出现高血压,即可分别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
(4)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血浆.
(5)转基因大鼠培养过程一般先将高血压转基因导入大鼠的受精卵,然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再进行胚胎移植,生下转基因牛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细胞不同时期转录的产物可以不同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可能不同
C.同一个体不同时期产生精子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
D.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玉米与其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玉米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如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羊毛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液面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玉米叶肉细胞中没有还原氢生成
B.光照强度为 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CO2的强度
C.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μmol•m-2•s-1
D.实验表明,超过一定光照强度,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来增加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进行A过程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能进行B过程的生物一定是需氧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RNA病毒)引起,可分为Ⅰ、Ⅱ、Ⅲ、Ⅳ4种甚至更多类型,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当人体感染某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在机体二次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时,之前产生的抗体可能会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会进入巨噬细胞中,导致病毒在其中大量复制,出现ADE效应(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患者临床病症加重.请回答:
(1)登革热病毒与人、伊蚊的种间关系分别是寄生、寄生.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类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2)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病毒的有效疫苗,其原因是其遗传物质RNA为单链结构,易发生变异;存在ADE效应.
(3)科研人员从用登革热病毒免疫过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病毒因子以治疗登革热,为研究其治疗效果做了以下步骤的实验:
第一步:取未经登革热病毒免疫过的3日龄乳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雌雄数相等,分别皮下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登革热病毒悬浮液.
第二步:甲组乳鼠注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登革热病毒因子0.1mL/只,乙组乳鼠注射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物质0.1mL/只作为对照因子组,丙组乳鼠作为对照组.
第三步:连续3天重复第二步骤,第4天每组乳鼠,并逐日观察和记录各组乳鼠生活情况.实验两月内结果如下:
 表1 抗登革热病毒因子对乳鼠病死率的影响
组别总数/只病死数/只病死率(%)
甲组20630
乙组2020100
丙组2020100
表2 抗登革热病毒因子对病死乳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组别死亡时间/天
甲组9.17±2.04
乙组7.82±0.87
丙组7.95±1.69
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各组乳鼠的存活率和各组病死乳鼠存活时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抗登革热病毒因子能降低乳鼠的死亡率,延长病死乳鼠存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气体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气体的过程都有水的参与B.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会产生ATP
C.产生气体的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D.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与生物膜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在“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使用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使过氧化氢分解,根据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可知,实质上是利用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使过氧化氢分解;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向研体中加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充分
(3)在抑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B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D.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4)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正确制作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