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分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解答 解:A、由孟德尔假说内容可知:“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A正确;
B、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B正确;
C、等位基因不是由孟德尔提出的,是在多年后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C错误;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是由“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这一假说内容通过推理获得的,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获得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下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1与Ⅲ-5结婚,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  )
A.$\frac{1}{8}$B.$\frac{1}{4}$C.$\frac{1}{3}$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被消耗,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数是(  )
A.5B.6C.10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
C.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的花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2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frac{5}{12}$.
(4)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frac{1}{3}$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frac{9}{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概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进行1、2、6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周期的长短不同
B.3过程可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
C.4过程中因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内色素沉积
D.5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组别处理结果
a①先将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①发生质壁分离
②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②质壁分离复原
b③先将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④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c⑤先将材料置于无水乙醇中⑤未发生质壁分离
⑥后将材料转移到0.3g/mL蔗糖溶液中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在a、b两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除均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从伸缩性角度)还有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
(2)b组出现实验结果③的原因是蔗糖溶液浓度大,出现实验结果④的原因是细胞因失水太多而死亡.
(3)写出c组实验的结果⑥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乙醇通过自由扩散迅速进入细胞,将细胞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⑤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色素积累;
⑥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生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⑥D.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