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B. |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C.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
D. | “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
分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解答 解:A、由孟德尔假说内容可知:“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A正确;
B、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B正确;
C、等位基因不是由孟德尔提出的,是在多年后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C错误;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是由“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这一假说内容通过推理获得的,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获得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下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1}{4}$ | C. | $\frac{1}{3}$ | D. | $\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 | B. | 6 | C. | 10 | D.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 B. |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 | ||
C. |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 D. |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的花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进行1、2、6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周期的长短不同 | |
B. | 3过程可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 | |
C. | 4过程中因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内色素沉积 | |
D. | 5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处理 | 结果 |
a | ①先将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先将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后将材料转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先将材料置于无水乙醇中 | ⑤未发生质壁分离 |
⑥后将材料转移到0.3g/mL蔗糖溶液中 |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⑥ | D. | ①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