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人体中有甲、乙两种糖类物质,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通常会将甲水解为乙供身体所需;当人进食后,通常会将乙脱水缩合成甲储存起来.则这两种糖类物质分别是(  )
A.甲:葡萄糖;乙:肌糖原B.甲:麦芽糖;乙:葡萄糖
C.甲:肝糖原;乙:葡萄糖D.甲:果糖;乙:麦芽糖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解答 解:A、肌糖原不能转化回血糖,A错误;
B、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B错误;
C、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通常会将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供身体所需;当人进食后,通常会将葡萄糖脱水缩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C正确;
D、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糖的分类及转化,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胃蛋白酶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金河牌酸奶中乳酸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而制定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无(有、无)染色体.
(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无氧呼吸(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类型).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当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11]线粒体,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 的主要场所.
(2)结构5为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3)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13]核糖体
(4)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4]叶绿体;
(5)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14]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贯穿、镶嵌或附着于磷脂双分子层上
B.细胞膜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磷脂双分子层排列紧密无缝
D.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外侧,能够起到“信号天线”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A、B两条肽链,请据图回答:

(1)A肽链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它含有3个肽键,属于四肽肽.
(2)仔细比较A和B,发现两者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能否说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不是为什么?它们排列顺序不同,因此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物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作为实验试剂,以下实验中所用酒精浓度最低的是(  )
A.脂肪的鉴定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遇到寒冷时机体调节的相关结构及作用,其中a、b、c、d、e代表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所示的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与遇到寒冷前相比,机体散热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为了调节体温恒定,皮肤毛细血管____ __,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2)肾上腺是此体温调节过程中它所在的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 在此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_______(填字母),e的分泌量会________。

(3)大脖子病是因为病人体内缺碘,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____(填字母)增多,最终引起_______增大,此过程涉及到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