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表示自由(单纯)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C表示易化扩散 |
B、C所示运输方式中,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
C、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如C、A、B所示 |
D、C所示此运输方式只能逆浓度差运输物质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 |
B、两分子ADP |
C、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 |
D、一分子AD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
B、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 |
C、激素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
D、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
B、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C、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的增长 |
B、试管Ⅲ比试管Ⅰ内的种群先到达K值 |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
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 |
C、为非细胞结构生物 |
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 |
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
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
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100cm2?小时) |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75mg |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