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下图表示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⑦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途径②和⑧分别表示蛋白质转运的非分泌途径和分泌途径。据图分析,决定其不同途径的因素是 。
(3)直接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 。
(4)若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则体现出细胞器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若⑥为RNA聚合酶,则能识别基因的 。
(5)若上述分泌蛋白质为人体激素,则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⑦→⑧→ ,之后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 功能的分子基础。
(1)翻译
(2)内质网定向信号序列
(3)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启动子
(5)⑨→⑩ 受体 信息交流(传递)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①和⑦都是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2)从图中可知,通过①和⑦合成的蛋白质的去向不同,⑦合成的蛋白质在内质网定向信号序列的作用下加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3)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4)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蛋白质进入细胞器的方式为胞吞,体现出细胞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催化转录过程的进行。
(5)人体蛋白质类的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先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然后依次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即图中的⑦→⑧→⑨→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分析: 考点1:基因的概念 试题属性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 亲本组合 |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 结实率 |
① | ♀DD×♂dd | 16/158 | 10% |
② | ♀dd×♂DD | 77/154 | 50% |
③ | ♀DD×♂DD | 71/141 | 50% |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过________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用________观察并比较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的配子形成,发现D基因失活不影响二者的________分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下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蛋白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________,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进行被动运输
C.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只运输却不消耗氧
D.细胞中无遗传物质,只转录却不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用两种方法进行育种试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C.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频率相等
D.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农业研究的重要方面。
(1)若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
(2)如在适当时间将鸭(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引入稻田,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控制有害生物密度采取的措施中,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有 。
(3)近年来,国内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警钟。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请回答:
①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 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②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并依靠 (细胞结构)的功能,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以避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通过 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③两种植物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根细胞膜上 。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植物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选择高倍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膜具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结构
B.研究氧气浓度对植物叶肉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C.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假手术(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乙组切除甲状腺;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长和单位时间耗氧量,并记录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B.A曲线表示甲组小鼠代谢正常,耗氧量也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C.D曲线表示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缺乏,生长发育停滞
D.可增设丙组(假手术,给予甲状腺激素)作为实验组,使实验更严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珊瑚礁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珊瑚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虫消化腔中的虫黄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珊瑚虫所需的其余能量来自捕食的浮游生物。请回答:
(1)珊瑚虫和虫黄藻依次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和 。两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属于 。
(2)珊瑚礁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在珊瑚礁区占据不同位置,它们通过 关系互相依存,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稳定性。
(3)珊瑚礁区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多样性主要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热带珊瑚礁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之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三4月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B.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