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人是最后消费者,则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括四个营养级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只有稻
C、该生态系统还必须有细菌和真菌等作为分解者
D、能量的循环再生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设计该系统的生态学原理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答: 解:A、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只有两条:桑→蚕;稻→猪→人,若人是最后消费者,则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括三个营养级,A错误;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稻和桑,B错误;
C、该生态系统还必须有细菌和真菌等作为分解者,图中没有体现,C正确;
D、能量不能循环再生,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干扰素(IFN)是一种糖蛋白,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下图表示科学家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干扰素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请回答:

(1)干扰素是在病毒的诱导下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参与其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主要有
 
.要使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获取干扰素基因的方法最好是
 
法.
(2)步骤①和②中所用的工具酶是
 

(3)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
 
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为了促进过程③,应该用
 
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
 
菌落,分别接种到D和E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D和E.请在图中将含干扰素基因的菌落圈出来.
(5)干扰素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主要是通过对干扰素敏感的细胞表面
 
的作用后经信号转导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双子叶杂草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2)研究人员用CaCl2溶液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推测可知,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
 
作用,加入赤霉素在
 
点.
(3)将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了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不能促进细胞生长.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单选)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的情况.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m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一些测量.字母的含义分别是
W:该菜叶2m2的平均干物质量      X:虫子每天呼吸的总量
Y:虫子每天粪便的总量            Z:虫子每天CO2的排出量
则估算虫子每天积累的生物量B的公式为(  )
A、B=2W-Y-Z
B、B=W-Y-Z-X
C、B=2W-X-Z-Y
D、B=W-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光合作用某阶段示意图,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该反应阶段必须无光
B、反应场所为类囊体薄膜
C、该反应阶段伴随ATP的合成
D、该反应阶段需要多种酶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人工鱼塘里,养殖工人要定期清除肉食性鱼类.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
A、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增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C、通过人为方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D、科学规划,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对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
B、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作用于靶细胞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D、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病毒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两岸,沃野千里,气候温和,耕地多产,水稻是本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就水稻农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Ⅰ、(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为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农民要不断地除杂草、治害虫,这样做的目的是
 
(用生态学理论解释)
(2)、我县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暑假调查了本区某一水稻田的结构,该农田生态系统组成上包含三大类群的生物,即
 
 
 
;通过调查整理出一条食物链:水稻→褐背飞虱→青蛙→蛇,该水稻田中青蛙同化的能量是如何分配的?
 

(3)、水稻是这个农田群落的优势种群,在这个群落中水稻种群的空间特征是
 

(4)、同学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农民进城务工,不少农田出现抛荒现象,在这片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
 
,用
 
方法调查弃耕农田上荠菜的种群密度,假如荠菜的种群密度为N0个/m2,且每年增长率为150%,则两年后荠菜的种群密度达到
 
个/m2
Ⅱ、为提高水稻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通过
 
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图2)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
 
点,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向
 

②C点表示的是
 

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
 
,与C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
 
偏转.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
 
 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两大遗传定律使用的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