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下列A、B、C,3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3)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
 
,乙
 

(4)图C表示了
 
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材料二:Fe3+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无机催化剂,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做了两种催化剂的比较实验,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5)请判断该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6)如果肝脏放置过久,则气泡产生
 
,原因是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
专题:
分析:分析A图:A图表示反应速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反应物浓度小于3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升高;反应物浓度大于3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再加快.
分析B图:B图表示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曲线,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分析C图:C图表示反应速度随着pH的变化曲线,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最适pH时,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解答: 解:(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主要是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2)图B中,a点时反应速度最快,该点所对应的温度称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图B中,a点~b点,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因此曲线急剧下降.
(3)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当温度升高时,酶活性逐渐恢复,因此甲试管中,当温度由12℃→37℃时,酶活性升高,反应速度加快;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乙试管中,当温度由75℃→37℃时,无催化反应.
(4)图C所示酶的最适pH为8左右,可代表胰蛋白酶催化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曲线.
(5)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但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因此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实验结果应调换一下.
(6)如果肝脏放置过久,酶的活性会因肝脏的腐败而降低,导致反应速率减慢,因此气泡产生少而慢.
故答案为:
(1)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3)速度加快    无催化反应
(4)C
(5)不正确    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实验结果应调换一下(意思对即可)
(6)少而慢   酶的活性因肝脏的腐败而降低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实验过程图解,考查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识记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分析A、B和C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识记酶的特性,明确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再准确判断图示结果是否正确,并能合理解释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关于细胞的物质、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分化的细胞内DNA和RNA并没有发生改变
C、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DNA
D、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农业生产技术中,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
A、柳枝扦插B、桃枝嫁接
C、茶树摘心D、水稻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  )
①感染阶段   ②感应阶段   ③反应阶段   ④效应阶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表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2mL H2O2溶液 无气泡
2 2mL H2O2溶液 90℃水浴加热 少量气泡
3 2mL H2O2溶液+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4 2mL 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 大量气泡
(1)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对照组是
 
(填试管编号).
(2)肝脏研磨液中的H2O2酶只能分解H2O2,不能分解淀粉,说明酶具有
 

(3)比较3号和4号试管,说明酶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高等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具有抗病、耐盐优良性状的杂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
 
;PEG诱导形成B的原理是
 
;幼苗C都具有
 
的优良性状.从C得到目的植株的选择,根本上改变了该植物群体的
 

(2)植物生理学上将植物体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称为植物体的总同化量;而植物体的净同化量为总同化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差值.将状况相同的目的植株若干均分成6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除外界温度不同外,光照强度等其它实验条件适宜且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环境温度(℃) 26 28 30 32 34 36
暗处理后有机物量的变化(mg) -1 -2 -3 -4.2 -5.5 -5
光照后与暗处理后有机物量的变化 (mg) +3 +4.2 +6.1 +5.8 +5 +3.8
①暗处理后植物有机物量的变化原因是
 
.光照后,有机物量的增加是由于
 

②在本实验所设定的温度中,最适合该目的植株生长的温度是
 

③植物体的总同化量与净同化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时的最适温度不同的原因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酶与呼吸作用酶的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分别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A与图B分别表示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注意:
[]横线,是要求填序号及其相应文字,示例:[6]核仁,答题序号与名称不符,不得分.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有能够合成C6H12O6的细胞器[
 
]
 
和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
 

(2)活细胞中的[
 
]
 
能够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3)性激素合成的“车间”是[
 
]
 

(4)动物细胞有而高等植物不具有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
(5)细胞中的1、4、5、8、9、14等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裸的岩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
B、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