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
B、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B正确;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
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
D.①、②过程有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植物体内,能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
A.2,4-DB.乙烯利C.生长素D.α-萘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②在森林中,乔木、灌木、草呈垂直分布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需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果汁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为橙色来检验
C.制作果酒时应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
D.醋酸的发酵温度高于酒精的发酵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
B.消费者的粪便所含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
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人生物群落
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生长素及类似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生长素的存在,并从植物中首次提取出了吲哚乙酸
B.生长素的发现使人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顶芽,从而使顶芽优先生长,表现为顶端优势
D.α-萘乙酸、2,4-D和生长素有相似的生理效应,因此都称为植物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某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水稻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水稻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度适宜且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分析,实验过程中,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在6h时叶绿体固定的CO2的来源有呼吸作用产生(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和外界环境.在该实验过程中(连续48h),叶绿体无02生成的时间总共有12小时.
(3)在该实验期间,水稻能(能/不能)生长,据图判定的理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玻璃温室内CO2浓度降低,水稻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大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水稻表现为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