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原料$\stackrel{基因a、酶a}{→}$鸟氨酸$\stackrel{基因b、酶b}{→}$瓜氨酸$\stackrel{基因c、酶c}{→}$精氨酸.
A.若基因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其中基因a能控制酶a的合成,进而控制原料合成鸟氨酸;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进而控制鸟氨酸合成瓜氨酸;基因c能控制酶c的合成,进而控制瓜氨酸合成精氨酸.

解答 解:A、基因a被破坏后不能合成鸟氨酸,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合成精氨酸,仍能存活,A正确;
B、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若基因b被破坏,则面包霉缺少酶b,不能将鸟氨酸转化为瓜氨酸,最终导致面包霉不能合成精氨酸,不能存活,B错误;
C、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若基因b不存在,则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C错误;
D、由图可知,基因c能控制酶c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面包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图解,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某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数字表示光的波长,单位为nm,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则该色素是(  )
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D.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以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桃的果实表面有毛(R)对光滑(r)为显性,以(rr)为母本,以纯合毛桃植株为父本杂交,所结果实的表现型为(  )
A.毛桃B.$\frac{1}{3}$为光桃C.$\frac{3}{4}$为毛桃D.光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C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①④.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C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内质网在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1)内质网是脂质(类)物质的合成场所,也可对来自核糖体(细胞器)的多肽链进行加工.
(2)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膜与核膜、细胞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该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3)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信息传递(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作用.
(4)在病毒侵染等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会聚集,引起右图所示的一系列应激过程:Bip与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结合,结合后被运出内质网降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促进(促进/抑制)Hac1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mRNA经翻译过程获得的Hac1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核酸是核糖体的成分之一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磷脂和植物蜡都属于脂质
D.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B.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脂肪酸尾部和疏水的磷酸头部
C.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b、d有关
D.构成生物膜的a、b、d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下图为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技术流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之前应该采集卵母细胞,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
(2)步骤②中,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期,可从其内细胞团中分离出ES细胞,该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步骤③中,将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ES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为检测Rag2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通常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
(4)转基因和细胞核移植(克隆)等生物技术存在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如科学家赋予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它们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这属于转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或“环境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对待克隆人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