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出现S型活菌,这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图2中:将S型菌中的物质一一提纯后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在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出现了S型细菌,且其后代仍为S型细菌,这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1)图1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出现S型活菌,而S型细菌有毒性,因此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死亡.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另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35S和32P.
(3)分析图2可知,DNA酶处理DNA的结果是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是S型细菌的DΝΑ,说明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ΝΑ,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4)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复制时需要模板、能量、原料、酶等条件.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DNA准确复制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故答案为:
(1)死亡 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的S型活细菌,使小鼠死亡
(2)D
(3)四种脱氧核苷酸 DNA 拟核
(4)磷酸和脱氧核糖 模板、能量、原料、酶 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实验结论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 B. | ②③ | C. | ①④⑤⑥⑦ | D. | ①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信号仅能从A 向B 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 |
B. | ⑥作用于⑦会引起细胞B 膜电位发生变化 | |
C. | 正常情况下释放入内环境中的⑥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 |
D. | ②中物质的释放不受①上电位变化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