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次生杂木林5511.51
灌丛5116.36
农田213.94
人工马尾松林2314.39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营养结构最简单;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或栖息空间.
(3)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4)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乙是捕食者.甲乙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反馈调节.

分析 1、分析题意和表格数据可知:在次生杂木林、灌丛中,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较高,原因是次生杂木林、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栖息环境);在农田鸟类丰富度(种)、平均种群密度最低,原因是营养结构最简单.
2、分析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可知,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故甲为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
3、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解答 解:(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增多.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最低的原因可能是营养结构最简单,物种数量少,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栖息环境).
(3)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分析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可知,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故甲为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甲乙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消费者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营养结构最简单  食物或栖息空间
(3)出生率和死亡率
(4)乙      反馈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如图2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I1的基因型是AaXBXb
(2)若仅考虑乙病,Ⅱ4和Ⅱ5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4}$,请画出相关的遗传图解.

(3)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1表示II5,该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海市16至18岁学生肥胖率已高达14.5%,肥胖的发生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如图是三类有机物代谢关系简图(图中数字表示途径,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而言,图中的多糖是指肝糖原.过程⑤的发生需要经过脱氨基作用,过程⑥的发生需要经过转氨基作用.过程⑩称为三羧酸循环.
(2)剧烈运动时,部分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物质A将转化为乳酸.
(3)人体摄食过量蛋白质也会导致肥胖.试写出能解释该现象的物质转化途径(用图中数字编号和箭头有序表达):⑤→⑩→⑧→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小麦和蓝藻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车间
B.蓝藻与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在结构上的一个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
D.这两类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主要通过原癌基因阻止异常增殖
C.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因为基因不再表达
D.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才能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摄取和处理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识别各种抗原
C.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清除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
D.先天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缺陷病,影响全部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frac{1}{4}$B.$\frac{3}{8}$C.$\frac{5}{8}$D.$\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免疫学研究人员将相同剂量的病毒A分别注入甲、乙两组小鼠体内,其中甲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乙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小鼠免疫力低于乙组小鼠
B.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的死亡率高于乙组小鼠
C.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数量低于乙组小鼠
D.病毒A在乙组小鼠内是抗原,在甲组小鼠内不是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探究】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抗原,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编码抗体的基因.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红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是吞噬细胞.
(4)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的水平达到峰值.这个过程中,B(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小鼠体内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