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1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分析:

(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正(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能或不能) 产生反应,它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4)如果在电极a的右侧给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b→a;在细胞A处给与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图2),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②刺激1全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4×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5×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厘米和l2厘米.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20米/秒.

分析 分析题图1: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根据突触的示意图判断有两个突触;信号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后膜;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电流表右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右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左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
分析题图2:图2为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可用于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解答 解:(1)a处受刺激后,则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兴奋能传导效应器,所以效应器能产生反应;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为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是突触,兴奋只能从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4)如果在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a处膜外变为负电荷,b处的膜外依然是正电位,则其电流方向是b→a.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由于兴奋传导电流计指针的两极时间不同,使得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由于坐骨神经与效应器相连,所以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或传出神经.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4×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5×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厘米和l2厘米.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frac{(15-12)×1{0}^{-2}}{4×1{0}^{-3}-2.5×1{0}^{-3}}$=20m/s.
故答案为:
(1)正      
(2)能    不属于     
(3)突触
(4)b→a  相反     
(5)①轴突    ②20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反射以及兴奋传导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力,识图能力和和推理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信息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中A、B、C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图中糖酵解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三种人体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三种细胞都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图中B细胞是红细胞
D.图中A细胞是胰岛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冲洗:蒸馏水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液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培养农作物、家畜和家畜新品种的基因库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生物多样性来维系
C.生物多样性决定了地区环境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许多潜在价值还未被我们所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
(一) 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器等.
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S型菌落;
(1)艾里弗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④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活细菌$\stackrel{培养基}{→}$R型菌落;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转化因子);
(3)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4)肺炎双球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肺炎双球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二)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
噬菌体细菌
核苷酸32P标记31P
氨基酸32S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0个,只含有31P的有98个,同时含有32P和31P的有2个.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由此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35S元素,这是因为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菌体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3)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能否用14C和18O标记?不能(能或不能)说明理由:S仅存在于蛋白质外壳中,而P则存在于DNA中,不能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这两种元素,侵染细菌后无法确认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粘附病原体
C.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D.注射疫苗预防天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如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底物浓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
B.若表示葡萄糖进入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C.此曲线可表示动物骨骼肌细胞内ATP生成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D.若表示环境温度与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则该曲线不能表示恒温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早期胚胎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癌变的细胞,其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