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 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 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点时该种群的的年龄组成应属于 型,D点后一般采用________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每空1分,共10分)
(1)分解者 热能
(2)储存在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3)增加 16.7%
(4)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易地 增长 标志重捕
解析试题分析:(1、2)E1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E2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3)由于随着食物链,能量逐渐递减,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因而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增加。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16+2)*100%=16.7%。(4)生态系统由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或中度干扰时,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生态系统遭到超越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时,稳定性就会被破坏。(5)异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由B点之后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可知B点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请据图回答问题。
(1)某人一次性饮1 000 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 ,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
若要验证第(1)小题中F1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用遗传图解表示测交过程。
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 :3 :3 :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F2中出现新类型植株的主要原因是 。
②若F2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宽叶抗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A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3)C图细胞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 个DNA分子 ,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则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圆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圆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圆:长=1∶1,有____________(4分)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全为圆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________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得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示意图 |
①准备6组试管,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和少量亚甲基蓝晶粒(对溶液浓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并定时轻摇 ③从每组a中吸取1小滴蓝色液滴,小心放入对应b试管的溶液中部,观察蓝色液滴沉浮情况并记录 | |
组别 | a1、b1 | a2、b2 | a3、b3 | a4、b4 | a5、b5 | a6、b6 |
蔗糖溶 液浓度 | 0.0125M | 0.025M | 0.05M | 0.1M | 0.2M | 0.4M |
液滴沉 浮情况 | 下沉 | 微下沉 | 均匀扩散 | 微上浮 | 上浮 | 明显上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3-6-5中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6-5
(1)图2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在真核细胞内,核基因控制的该过程发生在同一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过程①的产物分子中只有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因此这种合成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__。过程②需要________催化。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________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__________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抗除草剂基因能在大豆细胞中表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 。如果将已除去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为 。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④相当于 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 。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将进行到 (填字母编号)。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物属于 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 。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细胞的制备可采用 细胞和 的融合。如果分析出了所产生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用 方法,以 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