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右图为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是哪种运输方式?         

(2)判断运输方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此方式,图中还少画的一部分是     

(3)B代表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        

(4)你认为A可能代表下列哪些物质?(  )

A.O2  B.甘油     C.K+     D.氨基酸

 

(1)主动运输 (2)逆浓度梯度扩散 需要载体 (3)载体 (4)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熟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运用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示意图(ABC表示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物质转运)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A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密切关系,则A是
 ▲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 ▲ ;D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D是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3)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很容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那么它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指图中编号  ▲ 
Ⅱ 如右图是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   ,因为  ▲  
(2)A代表  ▲   ,B代表  ▲   
(3)一般情况下,细胞中A物质的浓度比外界溶液中A物质的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运用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示意图(ABC表示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物质转运)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A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密切关系,则A是

  ▲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  ▲ ;D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D是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3)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很容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那么它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指图中编号   ▲ 

 如右图是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    ,因为   ▲  

(2)A代表   ▲    ,B代表   ▲   

(3)一般情况下,细胞中A物质的浓度比外界溶液中A物质的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右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场所I是    ,在其中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用反应式表示)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最大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2)图中D代表的物质是       ,场所Ⅱ是         ,场所Ⅲ中的C进入相邻的场所I,需要穿过    层生物膜。

(3)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       ,而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以用于           等生命活动。植物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 在场所Ⅲ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同位素最先出现在[    ]          中(括号内填字母)。

(4)若该植物是番茄,将其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同时改变上述生理过程的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①            ;②               

(5)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外界的能量供应。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下表是植物细胞分裂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历程。请据此作答。   

历程

时间

科学家

科学事实

1954年

斯库格等

一定条件下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

1955年

米勒等

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的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能诱导细胞分裂。

1956年

斯库格等

用新提取的鲱鱼精细胞DN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却能促进细胞分裂。从处理物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

1963年

莱撒姆

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类似于“激动素”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命名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动素”。

(1)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激动素”____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从②和③分析,“激动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物质)。请写出对此加以验证的简要实验思路:将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观察结果。(2分)

(4)植物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与____________(激素)存在拮抗作用。

(5)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Ⅱ.(9分)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______________;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___________。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2)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 (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①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④研究人员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根据介绍,科研人员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可用下图中的______ 表示。

     

(3)上右图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小麦酯酶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不包括_________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

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

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右图为某同学在研究离体小鼠肝脏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所作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代表时间,则纵坐标可代表细胞内某物质的积累量,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该细胞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该物质

B.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有限

C.如果横坐标代表O2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达到最高

D.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提供的能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