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面是一则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科学家这样做的生态学目的是由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贮存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被人类利用.
(2)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纤维素酶,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不同点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蘑菇细胞有细胞核;新陈代谢的相同点是同化作用都是异养型,不同点是前者的异化作用是厌氧型、后者是需氧型.
(3)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的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蘑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消灭杂菌,防止与生产菌竞争.
(6)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请说出其中的道理大棚内湿度比外面大,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消耗水分少.
(7)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夜间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 解:(1)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贮存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被人类利用.
(2)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A过程进行所需的最重要的酶是纤维素酶;对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蘑菇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但两者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3)蘑菇是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其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但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这项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加快生产进程.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要进行灭菌,以消灭杂菌,防止与生产菌竞争.
(6)大棚内湿度比外面大,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消耗水分少,所以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
(7)夜间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
故答案为:
(1)由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贮存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被人类利用
(2)纤维素酶    细胞壁    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蘑菇细胞有细胞核   同化作用都是异养型    前者的异化作用是厌氧型、后者是需氧型
(3)蘑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5)消灭杂菌,防止与生产菌竞争
(6)大棚内湿度比外面大,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消耗水分少
(7)夜间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1)生态工程实例的模式各具特色,关键是理解其中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该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强大的自我恢复力,节省投资.(3)生态工程的恢复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误认为只要有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高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动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促进钙磷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frac{1}{4}$B.$\frac{3}{4}$C.$\frac{3}{5}$D.$\frac{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图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乙图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50mmol•L-1NaCI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B.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该红细胞细胞内液与9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上图内环境的内容并不完整,除图中①②外,还应有淋巴.
(2)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②的pH维持在7.35~7.45范围,是因为②中有缓冲溶液,这种调节属于体液调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图中的组织细胞 中,此时,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调节将这些病菌消灭.
(3)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会引起血糖含量升高.现有一人刚吃过饭,大量葡萄糖通过甲图吸收,假如乙图表示胰岛组织,丙图表示肝组织,那么,血糖的变化会使乙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丙,引起丙组织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合成肝糖元加快.该激素之所以能使丙的组织细胞(靶细胞)发生反应,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接受该激素的受体,由于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乙组织细胞需不断产生该激素,以维持丙细胞的这种生理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组织细胞才能正常完成其功能,以下示意图表示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的相关结构.据图回答:

注:K、L、M、N是“生理开关”:表示“开关”打开时的葡萄糖流向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1)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血糖升高和血糖降低可引发胰腺产生的激素物质A和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生理效应说明了相关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3)胰岛素能“打开”图中哪些生理“开关”?L和N.(用字母表示)
(4)人体正常水平的血糖浓度范围是3.9~6.1mmol/L,而糖尿病患者则要达到水平X水平(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
A.有二个染色体组B.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
C.遗传物质都是DNAD.都能寄生,也有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C.家鸡的长腿和毛腿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甲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如图右是乙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乙细胞中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5(填序号),光照条件下在甲细胞内能产生ATP的是3、5、12(填序号)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性主要与图中的6和15(填序号)细胞器的功能有关.
(3)若甲细胞是某植物的顶芽细胞,乙细胞为某动物的垂体细胞,则能分泌蛋白质类激素的是细胞乙,该细胞对应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消费者或分解者成分.
(4)若甲细胞代表烟草的叶肉细胞,乙细胞代表小鼠的脾细胞,科学家曾经将甲、乙细胞融合,衍生出杂种愈伤组织和完整“植株”,合成并产生了鼠免疫球蛋白相关肽链.在细胞融合前,对甲细胞进行的操作是对甲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对实验小鼠需进行的操作是对小鼠进行抗原注射处理,鼠免疫球蛋白相关基因能在杂种植株中表达体现了动植物细胞中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