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后来科研工作者重复上述实验,并测定了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B.R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不能使小鼠患病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含量上升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五校高三上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以下图形的叙述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甲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乙图中的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三者之间的关系

C.若丙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始终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D.若丁是在兔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丁很可能是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B.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C.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D.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湖南省新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入学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种生物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A.ABCd,l B.Aaaa,8 C.AaBbCcDd,8 D.BBBbDDd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入学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菌拟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

A.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因

C.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入学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团

B.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为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

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

D.核DNA转录完成后,④需通过核孔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入学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一上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能调节青少年情绪,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的是( )

A.激烈的竞争 B.烦恼时对沙袋猛打

C.赌博 D.吸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