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未发生,“+”表示已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蔗糖溶液浓度(g·mL-1)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0.55 |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 + | ++ | +++ | +++ |
气孔张开程度 | +++ | +++ | +++ | ++ | + | - | - | - |
(1)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的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背面呈紫红色的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
(2)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蚌兰下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伸缩性比细胞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浓度与浓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实验结果表明,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蚌兰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1)叶绿体 液泡
(2)小蚌兰下表皮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原生质层 大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
(4)0.35~0.40 g·mL-1
(5)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细胞吸水会导致气孔开放
(6)大于
【解析】(1)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背面呈紫红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2)小蚌兰下表皮含有较多气孔,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小蚌兰下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其伸缩性比细胞壁大。(3)实验步骤④应用引流法,即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保证细胞充分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细胞液浓度与细胞没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之间的外界溶液浓度相当,为0.35~0.40 g·mL-1。(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一定范围内,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质壁分离程度逐渐增大,气孔张开程度逐渐减小,直至气孔关闭,因此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细胞吸水会导致气孔开放。(6)渗透过程中水分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质壁分离时液泡中细胞液水分流向细胞质基质,进而流向外界溶液,故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浓度,而细胞质基质浓度大于液泡中细胞液浓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想用家中平时炒菜用的“食用花生油”作为材料,进行鉴定脂肪的实验,那么最好选用的染料是_______________。教材中观察脂肪颗粒的实验中使用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都由 51 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比较如下:
猪:β 链第 30 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马:β 链第 30 位氨基酸和 α 链第 9 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羊:β 链第 8、9、10 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鼠:α 链有 8 个氨基酸,β 链有10 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① 相近物种的胰岛素不同,反映在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上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
② 已知组成两个物种的具有相似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序上差别越小,亲缘关系越近。那么上述几种动物中,___________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糖尿病人最适宜的代用品是_____________的胰岛素。(已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
(3)通常情况下,RNA分子为单链结构,若同学们想要自己通过卡片构建一个含 10个碱基的RNA实物模型,需要核糖、磷酸、碱基的卡片各________张。仅用订书钉将这些卡片连为一体,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人体艾滋病病毒天然屏障有了新了解,新研究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在感染人的过程中朗格汉斯蛋白组成了第一道屏障。朗格汉斯蛋白存在于生殖器粘液中并由免疫细胞产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自身免疫病
B.朗格汉斯蛋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体液免液和细胞免疫
D.朗格汉斯蛋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珠(基因型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A. 9种 B. 12种 C. 6种 D. 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型________,子代棕牛的基因型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甲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甲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甲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
B. 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C. 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无论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
D. 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不含有二硫键)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肽链是三肽化合物
B. 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C. 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D. 在核糖体上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镍盐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品,完成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用品:完全培养液甲,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固定材料,广口瓶若干,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向A中加入一定量完全培养液甲,向B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瓶中,另一组放入B瓶中。
③将两广口瓶置于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及结论:
A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镍盐为玉米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
(3)为进一步证明镍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