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A. 在玉米植株中,P既是必需元素也是大量元素

B. 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含有P元素

C. P元素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

D. 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胃蛋白酶不能作为胰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底物

D.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研小组于夏季一晴天在一个大棚中以某桃树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请据图回答:

(1)上述实验中,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应选用 (颜色);通过改变 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

(2)图中10时到11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12时、13时、14时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如表所示为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该桃树和某种栎树后得到的数据:

光合参数

(umol-2·S-1)

CK组

T1组

T2组

桃树

栎树

桃树

栎树

桃树

栎树

光补偿点

29.7

32.8

20.7

31.4

18.2

31.2

光饱和点

752.5

188.2

522

1164.5

417.5

1133.5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_更适应弱光环境。

②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它参与催化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生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取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宜春一中高三7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