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下图表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b分别表示白菜和甘蓝两种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则采用化学法形成c时,一般是用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由d形成杂交植株的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对于a、b所在的动物组织,通常用_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在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种类型的细胞d,因此需用特定的____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______细胞用于培养。
(4)临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备的鼠源性单抗体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会引起人体抗鼠源抗体反应。某病人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排除病毒变异的因素,上升原因还可能是人体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鼠源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研究人员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答案】 聚乙二醇(或“PEG”)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二倍体核型 细胞膜的流动性 三 选择 杂交瘤 抗鼠源性抗体的抗体,中和了鼠源性单抗 蛋白质工程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其中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再克隆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
(1)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时可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采用化学法诱导时,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由d形成杂交植株的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因此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在10代以内,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三种类型的细胞d,即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因此需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用于培养。
(4)某病人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排除病毒变异的因素,上升的原因还可能是人体产生了抗鼠源性抗体的抗体,中和了鼠源性单抗,使鼠源性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改造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需要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后的鼠源性抗体分子可以降低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 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 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 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发生。科研人员将HPV外壳L1蛋白基因与在人体中不能复制但能有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重组,制备新型疫苗。
(1)用痘苗病毒感染鸡胚细胞,一段时间后洗去吸附的病毒,将鸡胚细胞转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以避免_____________。在培养基中加入L1蛋白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使L1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___在鸡胚细胞内发生DNA重组,得到重组病毒疫苗。依据L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重组病毒DNA,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病毒疫苗100μL,2组注射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3组注射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C3细胞(含有HPV基因的癌细胞),观察、记录小鼠成瘤情况,结果如下。
组别 | 各组平均瘤重(g) |
1 | 0.192 |
2 | 0.347 |
3 | 0.916 |
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__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HPV引起_____________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_____________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先注射HPV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b.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HPV病毒
c.先注射C3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d.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C3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 利用模型只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C. 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某实验小组在适宜条件下研究蔗糖酶催化速率与蔗糖糖量关系的实验结果,下图2表示酶在化学反应中降低活化能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ab段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图1中b点上移,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与“无催化”比较,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从而可以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_______________状态。
(4)若将图2中“无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则a点在纵轴上_______________(填“向下”或“向上”)移动,但移动后的值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b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A)、半保留复制(B)、分散复制(C)。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①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②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③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
实验预测:
①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分别是:_____和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同时肯定是_____;
②如果子代 Ⅰ 只有一条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
③如果子代 Ⅰ 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 Ⅱ DNA密度鉴定,若子代 Ⅱ 可以分出_____和_____,则可以排除_____,同时肯定_____;如果子代 Ⅱ 不能分出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同时肯定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