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A.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B.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所以经离心后处于上清液中,由此可知沉淀物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

解答 解:A、T2噬菌体较轻,A错误;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通过搅拌、离心,上清液中仅含T2噬菌体的外壳,下层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如果搅拌、离心后,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B正确;
C、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DNA分子不含S,所以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不会含有35S,C错误;
D、进入大肠杆菌内的是DNA,不会是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双流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多巴胺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每隔30分钟检测该动物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如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0306090120150180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mg.ml-10.751.251.100.90.750.750.75
(1)请利用表中数据,绘制血糖浓度随食用葡萄糖后时间变化的曲线
(2)当人体内环境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进而促进图中②④⑤(填序号)等生理过程.
(3)图中a、b两种激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血糖调节过程中,b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b激素的分泌,a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a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血糖平衡中枢在下丘脑.
(5)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大脑皮层、小脑、脑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表生产运用实例与生物学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
生产运用实例原理
A伏季休渔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B生产白菜-甘蓝杂种植物基因重组
C菊花的组织培养细胞分化
D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7代表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序号5、6分别代表的结构名称为核糖和磷酸
C.此片段中含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8个
D.DNA中含有碱基T,而RNA中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的因变量是否产生酒精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两装置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D.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Ⅰ处产生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呼吸作用)(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A-P~P~P.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2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受体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ABCDEF
X物质的浓度(ng•mL-102481532
细胞内ATP的浓度(nmol•mL-1807050205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13102570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实验数据表明,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会受到抑制(促进/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C.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就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复制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3)若以4(虚线中)这条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的规律,形成的另一条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GACT.
(4)该图所示DNA分子片段中,有8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
(5)若该DNA分子片段中有6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100个,则胸腺嘧啶有2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