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答案】AB
【解析】
坐标中四条曲线,涉及两组变量--开放与封闭、初始密度不同。A、B两选项在初始密度相同的背景下,分析开放或封闭条件下的有关指标,其实可以理解为: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状态下存在着棉蚜的迁入或迁出问题。而C、D两项更强调读懂图中曲线,其中C项,可观察开放条件下1头/叶的曲线,它达到k值后稍有稳定一段时间的趋势后才开始衰退;种群的衰退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表现为年幼个体数量少于老年个体数量,而种内斗争则与种群个体数量(或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种内斗争未必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B正确;开放与封闭条件下的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最大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最大值时就开始衰退,C错误;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食物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D错误。
故选A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了DNA分子中有一种i-Motif结构(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该结构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控制基因的开启和关闭)区域和端粒中。下列关于i-Motif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有影响B. 可作为抗癌药物设计的靶点
C. A和T、C和G的含量均相同D. 可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D.升、升、降、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 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 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 :1号为DNA标淮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 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bp之间
B. 3号祥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 9号祥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 10号确定反应体系等对结果没有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夫妇(5号,6号)产前去做遗传咨询。医生看完家系图后,建议生女孩,若生男孩一定是患者。已知两个家庭不携带对方家系的致病基因但患同一种遗传病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6号所在家系携带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B. 该夫妇若生出一个女儿一定不患该病
C. 5号、6号的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4
D. 2号、5号、6号个体一定都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⑤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⑤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③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B.若图中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⑤过程发生在内质网
C.④只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
D.若②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B. 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 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