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分析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

  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解答 解:A、只要条件适宜,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也能形成森林,A错误;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B正确;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部都有竞争,C错误;
D、沙丘、冰川泥、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基因型比率:XBXB:44%,XBXb:5%,XbXb:1%,XBY:43%,XbY:7%,则Xb的基因频率为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D.①③的表现型都是黄色皱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都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图是基因工程中利用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与抗病基因构建重组质粒的示意图,该质粒上的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结合图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paⅠ EcoRⅠPstⅠ Smal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AGCT
TCGA

GAATTC
CTTAAG

CTGCAG
GACGTC

CCCGGG
GGGCCC
A.pBR322质粒、抗病基因和重组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形成重组质粒时,应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stⅠ和EcoRⅠ对含抗病基因的DNA、质粒进行切割
C.一个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PstⅠ、SmaⅠ同时切割后可得到3个DNA片段和6个黏性末端
D.将受体细胞置于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筛选出已导入抗病基因的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4年5月初,由于成都周边地区焚烧秸秆,造成市区空气重度污染.为此,成都某中学一高三学生设计出了循环型农业体系(如图).据其介绍,该体系实施能把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并能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目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严重的森林火灾后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2)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蘑菇和蚯蚓;若牛同化的能量是a kJ,其中最多有0kJ流入蚯蚓体内.如果将秸秆喂牲畜,畜粪进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且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现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
(4)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其抵抗力稳定性会提高.
(5)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6)为避免人类活动对野生的影响,国家建立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  )
A.各种化合物B.各种有机物C.各种无机物D.各种基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为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④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图
B.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可发生在图②所示的细胞中
C.图④细胞只能表示第一极体,出现MmNN基因组成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D.该雌性动物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小麦幼苗受到大风的影响后,植株茎杆出现了倒伏现象(图甲所示),但一段时问后,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弯曲的茎杆能直立生长体现了植物茎的背地性
B.弯曲的茎杆又慢慢变得直立的过程离不开重力的作用
C.过多施用赤霉素易造成小麦植株倒伏
D.茎杆从弯曲到直立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