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

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③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

B.A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细胞

C.①②两个胚胎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D.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应用其功能联系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1010~40
<1010~40
10~40>40
<10<10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下丘脑、甲状腺、垂体.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萎缩或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

(1)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形成了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2)MHC-Ⅱ是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MHC-Ⅱ在③(填数字)中合成,依次经过②①(填数字)的加工,最终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CHON-NH2-COOH
多肽E201348625332
多肽F182294555461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两种多肽的结构肯定是不同的
B.多肽E的氨基酸数目多于多肽F
C.多肽E的氨基酸数目小于等于51个
D.构成多肽F的氨基酸中,有1个氨基酸含有2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如甲图中①~⑤所示.
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1)甲图中结构P是基因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常可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其化学本质是DNA.
(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①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形成.抗生素的滥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抗生素的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抗抗生素基因频率增加.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科研人员研制出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甲图中⑤(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
(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取适宜浓度的大肠杆菌菌液0.1ml,用涂布(平板)法使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A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错误的是(  )
A.a段表示有丝分裂,b段表示减数分裂
B.AB、EF段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CD段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D.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GH段得以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