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
1 | HB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
2 | HB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 |
(1)人体产生HBsAb和HBeAb的细胞是,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主要是。
(2)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处于 状态,需要对其治疗。
(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乙肝病毒首先通过细胞免疫的话,那么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右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DNA复制使染色体加倍
B.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D.若纵轴为一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CD表示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用来检验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手段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乳酸菌产生的CO2,石灰水变混浊
B.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反应后呈灰绿色
C.用溴麝香草酚蓝检验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反应时由蓝变黄再变绿
D.定时测量黑暗条件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可判断呼吸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 |
B.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离不开突变和基因重组 | |
C. | 进化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 |
D. | 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无眼 | 野生型 | |
F1 | 0 | 85 |
F2 | 79 | 2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