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己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 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脃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

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已知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雌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试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豹的某个栖息地甶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剰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甶T区引入8只成年雄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墓因频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巳知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长翅(B)和短翅(b)、灰身(D)和黑身(d)。欲探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某实验小组选用基因型为BbDd的长翅灰身果蝇进行测交,若子代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BbDd的果蝇雌雄交配产生的F1中,长翅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让F1中长翅黑身果蝇雌雄交配产生的F2中,长翅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3)已知果绳的直毛(A)对非直毛(a)为显性,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欲根据果蝇毛形来判断子一代果蝇性别。所选两亲本基因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生物适应性变异的产生

B.在进化过程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 生物的一种性状可同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

D. 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