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错误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
分析图解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说明促进作用越来越强.但是图中没有显示生根数下降,因此不能确定最适宜浓度.

解答 解:A、该实验没有能够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因此为了防止实验的盲目性,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预实验,A正确;
B、芽能够产生生长素,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它们属于无关变量,B正确;
C、图中没有设置C点之后浓度的实验组,因此不能确定C浓度为最适浓度,C错误;
D、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曲线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曲线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参考图Ⅰ、Ⅱ、Ⅲ回答问题:

Ⅰ(1)第一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随机取样.图Ⅰ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株.
Ⅱ(1)第二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鲤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带标记有10尾,估算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有3200尾,在调查中如果标记物脱落,测量值应该比实际值偏大.
(2)若图Ⅱ表示该种鲤鱼迁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
(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frac{N}{2}$水平,因为在此水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4)在t2时期后,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或食物和资源有限)和捕食者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性染色体存在于(  )
A.精细胞B.卵细胞C.体细胞D.以上三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D.鹰和蛇是捕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与正常细胞相比,下列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
A.易于分散和转移B.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形态结构发生改变D.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D.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分离得到的成熟的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新植株.过程图解如图,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所用的这种生物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②过程称为脱分化,C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D
(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琼脂以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若要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C.
A.消毒灭菌     B.适宜温度     C.充足光照     D.适宜养料和激素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关键是获取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和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经过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得到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4)从育种的角度来看.植物组织培养与有性繁殖相比,优势主要有(列举两条)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培养周期短,繁殖效率高;能培育无病毒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RNA形成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模板链,②是DNA聚合酶,将核苷酸加到RNA末端
B.③处DNA双螺旋解开
C.④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D.⑤的方向为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动物体内某激素的部分实验:

提出问题: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做出假设: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促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

A狗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提取液 B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请回答:

(1)科学家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发现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认为这是一个“顽固”的神经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 来彻底排除神经反射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2)实验中,A狗与B狗应该为 ,以排除 的影响.

(3)通过该实验,并不能认定实验假设是正确的,请参照题中实验过程,补充完善实验:

提取液B狗的血液

(4)斯他林和贝利斯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做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该激素只能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这体现了激素调节 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