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

B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c

D.三者数量相互制约,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A

【解析】A项中,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根据此点判断,c是草,食物链关系是c→b→aB项中,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个方面,abc中没有分解者,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项中,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生产者(c)D项中,三者数量相互制约,维持平衡状态,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五单元第2节 遗传的基本定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5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4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 )

种群ABCDE

DDT浓度(ppm)0.0052.01.525.50.04

 

A.A→E→C→B→D

BD→B→C→E→A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4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

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3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2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图是科学家研究种间关系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

(1)1中在410天时,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数量低于单独培养时的原因是________16天后大草履虫数量下降变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多生活于培养试管的中、上部,而袋状草履虫生活于底部,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图中影响草履虫各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九单元第1节 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三单元第1节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