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A.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 使细胞彼此分离
C. 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的方式合成DNA分子
B.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C.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一般相同
B.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是细胞产生分化的根本原因
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
D.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不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酶使反应物分子活化需要的能值提高
C.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
D.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保持催化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10月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辅助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A. 糖尿病、肠炎 B. 胃炎、肾炎
C. 糖尿病、肾炎 D. 胃炎、肠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