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某兴趣学习小组欲尝试月季的花药培养,请回答相关实验信息: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一般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选在五月初到五月中旬,即月季的初花(或花期早期)期.
(3)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处于单核(靠边)期
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分析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解答 解:(1)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一般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选在五月初到五月中旬,即月季的初花(或花期早期)期.
(3)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一般选在月季的初花期,一般来说,选择单核期的花粉,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焙华青-铬矾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故答案为:
(1)胚状体    愈伤组织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初花期(或花期早期)
(3)单核(靠边)期    醋酸洋红法    焙花青-铬矾法    蓝黑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月季的花药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明确其中植物激素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花药选择的方法,再结合题意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雌雄同花植物矮牵牛的花色有紫色、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由3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白色个体不能合成色素,色素合成与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素与黄色素混合呈绿色,蓝色素与红色素混合呈紫色.

让纯种紫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cc白花植株杂交,E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三种表现型.紫花( AaBbCc):绿花(AabbCc):白花(aaBbcc、aabbcc)=1:1 2.不考虑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3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染色体上,其中A、a与C、c的遗传不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为确定测交后代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种绿花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紫花:绿花=1:1,则该白花个体基因型为aaBbce.也可将其与表现型为黄花的纯种个体杂交,通过子一代表现型予以判断.
(3)在重复上述题干中F1测交实验时,偶尔出现了1株红花个体甲,且自交后代仍会出现红花.已知红花个体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则发生改变的基因为C→c或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某成熟植物细胞的失水吸水实验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大小变化如图1,某时刻看到的细胞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细胞都保持活性
B.实验操作可能是将外界溶液置换成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
C.E点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压力小于A点
D.图2 可能对应图1中的B点或C点或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B.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某些杂草的生长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相同的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D.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脱落酸的温水浸泡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所有鸟类构成一个种群
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酶组成

D.呈透明的胶质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校生物教师准备带领几个研究小组开展一次野外调查,经事先考察,教师制订了一个初步方案,如下:
活动目的:调查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
调查地段:学校附近的一片山坡荒地.
调查对象(任选一):车前草、东亚飞蝗.
调查方法(任选一):
①样方调查法:在该坡地上,划定若干个长、宽各为1m的样方,统计出每个样方中被调查物种的个体数目.
②标志重捕法:在规定地段上,捕获被调查物种的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放回原来环境,一段时间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个体中标志个体所占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假如你是其中一个研究小组的组长,请你完成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1)调查对象:车前草.
(2)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
(3)除教师计划中提到的以外,要使调查结果尽量准确,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是样方的选取:样方数量应足够多;样方要随机选取;样方在被调查地段中应分布均匀(至少答出2点).
(4)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的计算方法是取所有样方中被调查物种个体数量的平均值,即是种群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不能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B.A表示酶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反应前后,酶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面是有关酶的探究实验,A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B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Ⅰ.A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3)实验结论:pH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Ⅱ.B组同学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唾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完成空格中的内容)
操作顺序操作项目甲试管乙试管
A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B注入蔗糖溶液-2mL
C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上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5℃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4)实验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试管的淀粉与蔗糖(或“反应物的不同”或“反应物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