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①④大小相同、②③大小相同,属于同源染色体;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不含同源染色体,着点没有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个,但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因此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B正确;
C、由于丁图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不是Y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ATP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B.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C.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水解,也易形成
D.人体内ATP含量很多,保证了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制作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清水中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H18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凋亡现象制约着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基因工程可改造H18杂交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相关步骤如下:
①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漂洗后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个•mL-1
②免疫小鼠:向小鼠体内注射肝癌细胞悬液0.8mL,以后每隔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3天,取脾脏制成细胞悬液备用.
③细胞融合及筛选:将脾脏细胞悬液和骨髓瘤细胞悬液在50%PEG作用下进行融合,筛选出能产生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的H18杂交瘤细胞.
④改造H18杂交瘤细胞:利用PCR技术获得小鼠的bcl-XL基因(抗凋亡基因),构建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导入H18杂交瘤细胞,再筛选出抗凋亡能力明显提高的H18杂交瘤细胞.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肝癌细胞合成培养液中特有的成分是血清(血清、血浆),培养液中还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步骤②中,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刺激小鼠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3)步骤③中,除了用50%PEG促进细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物理诱导方法有电刺激(震荡或离心)(写出一种即可).步骤④中通过脂质体法能将表达载体导入H18杂交瘤细胞依赖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4)与普通抗肝癌药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相应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是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用药剂量.
(5)乙醇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建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H18杂交瘤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图所示.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应选择的诱导条件是C(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一旦分化,将无法再恢复未分化状态
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一个生物体不同的细胞中蛋白质完全不同
D.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胰岛素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研人员发现人脑细胞中产生的磁感应蛋白与辨别方向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磁感应蛋白肽链的结构根本上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
B.只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三种细胞器与细胞内分泌蛋白质的合成、运输有关
C.人脑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人脑细胞内蛋白质与核酸组合在一起能形成不同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时,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如图(1)A、B(图2)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由图可知,图1A中由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兴奋/抑制)性递质;图2B中当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后膜膜内为负电位.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与图2B相同,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①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②某种麻醉剂可以与GABA受体结合,起到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延长(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图).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1)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液泡(写细胞器名称).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4:3:6: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frac{3}{8}$.
(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红花和白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