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植物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1所示。则P1的基因型是   ,F1的基因型是   。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2)如图2所示,若两对基因都位于该植物第5号染色体上,进行杂交实验时,其中P1亲本5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纽结”,并且还有部分来自4号染色体的“片段”,而正常的5号染色体没有纽结和“片段”。
①4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5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
②两亲本杂交,正常情况下,F1出现了黑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若F1中出现了黄褐色的种子,则可能的原因是                                               ,
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基因重组现象,需将F1新类型(黄褐色) 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染色体上的       对A和b的标记,观察到       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3)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利用黄褐色种子(AaBb)进行实验验证。请依据要求完成下列步骤。
实验步骤:让黄褐色种子(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①                                             ,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                                           ,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                                           ,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aaBB AaBb 5 3/7
(2)①易位 ②P1亲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纽结和片段 有纽结无片段(有片段无纽结)
(3)子代植株种皮的颜色和比例
①子代植株种皮黄褐色∶黑色∶白色=6∶3∶7 ②子代植株种皮黄褐色∶白色=1∶1 ③子代植株种皮黄褐色∶黑色∶白色=2∶1∶1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了探究6BA 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 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培养基
编号
浓度/mg·L-1
m/%
n/个
6BA
IAA
1
0.5
0
76.7
3.1
2
0.1
77.4
6.1
3
0.2
66.7
5.3
4
0.5
60.0
5.0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   ;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家族进行一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情况如下:
☆父亲李有皮肤病,母亲梅皮肤正常。
☆李和梅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吉玛,她和父亲一样患有皮肤病。
☆梅的姐姐也有皮肤病,但梅的父母没有。
☆李有个哥哥的皮肤是正常的,但有个姐姐也患有皮肤病。
☆李的妈妈有皮肤病,而李的爸爸没有皮肤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李一家三代与皮肤病相关的遗传系谱图(要求标出每一个成员)。(图式:□正常男性、○正常女性、男患者、女患者)
(2)该皮肤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李哥与梅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几率是                                          
(3)如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该皮肤病又患色盲的小孩,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4)人类的红细胞膜上不同的糖蛋白分子构成红细胞的不同血型。假设Xg血型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人群中的表现型有Xg阳性和Xg阴性两种。为了研究Xg血型的遗传方式,设计如下一张Xg血型调查的统计表。(调查对象只有上、下代)

 
Xg阳性与Xg阳性婚配
Xg阴性与Xg阴性婚配




亲代
 
 
 
 
子代
 
 
 
 
如果你认为此表格存在缺陷,请指出不足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下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母亲的基因型是   (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   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   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   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   ;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
①紫色叶×绿色叶
121
0
451
30
②紫色叶×绿色叶
89
0
242
81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上培养,目的是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 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